学院举办“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科普讲座

时间:2025-03-23作者:文章来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浏览:10

3月20日晚,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贲晛烨教授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学术讲座。本次活动旨在普及人工智能前沿知识,激发青年学子对AI技术的探索热情,并深入探讨其在强国强军等重大领域的应用前景。  


讲座聚焦:AI技术发展与创新应用

报告中,贲教授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从早期以“推理”为核心的传统AI,到以“知识”驱动的专家系统,再到当前以“学习”为核心的深度学习时代。她结合经典模型如感知器、生成对抗网络(GAN)、Transformer等,生动阐释了神经网络技术的演进逻辑,并重点解析了大模型(如DeepSeek)的“超能力”——海量参数、强泛化性及多模态数据处理优势。  

贲教授还分享了团队在AI落地场景中的创新成果,包括“智慧戒毒”系统的研发及微表情识别技术的突破。她强调,AI不仅是学术热点,更是推动社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引擎,尤其在国防、医疗、公共安全等领域潜力巨大。  


传承精神:以科技赋能强国强军

   讲座尾声,贲教授以“牢记嘱托,发扬哈军工精神,为强国强军再立新功”寄语在场学子。她指出,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国防特色高校,始终肩负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鼓励青年学子将AI研究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积极参与“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集成创新大赛”等平台,以技术创新助力民族复兴。


本次讲座内容详实、深入浅出,现场互动热烈。与会学生纷纷表示,通过贲教授的讲解,不仅拓宽了对AI技术的认知,更深刻体会到科技报国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学院将持续举办此类学术活动,为培养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军人才注入动能。


主讲人介绍:

  贲晛烨,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理事,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等2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在IEEE T-PAMI、IEEE T-IP等核心期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6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1)、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石青云女科学家奖。研究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多媒体信息处理、情感计算、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