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处理与对抗技术研究所(简称信息所)主要由“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团队”、“被动雷达寻的技术团队”、“雷达与电子战团队”三个团队构成。党支部书记:廖艳苹,所长、党支部副书记:宿南。共有教师3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3人,讲师6人,博士后1人。
团队介绍: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团队”是在“现代信号处理技术”校兴海团队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团队共有成员1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博士后1人。团队围绕智能遥感信息感知与处理、新一代传感器网络技术、机器视觉与智能监测、跨域感知通信等领域,面向极地海洋环境监测、军用隐身目标探测、网络信息交换与多智协同控制技术、智慧农林业、海空跨域通信组网等优势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攻关及装备研制。目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装备预研重点基金、武器装备预研项目、海军装备预研项目、JKW项目、省重点研发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以及科研院所横向课题等项目,具备较强的基础科研和工程技术能力。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SCI、EI论文6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40余项,出版著作和教材40余部。获国防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二等奖14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9项。
团队负责人,赵春晖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黑龙江省“头雁”团队负责人。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理事,黑龙江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信息安全与对抗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无人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科院Top期刊Remote Sensing客座编辑。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省部委基金和国防预研等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所完成的“数字形态滤波器理论及其算法研究”2000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其中被“SCI、EI”检索40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软件著作权3项;出版著作部和教材20余部。《微波技术》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微波技术”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
团队联系人:闫奕名
联系方式:13936513116
被动雷达寻的技术团队共有7位成员,其中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4人,团队成员中1人为引进海外留学博士后,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团队在电子侦察与对抗,特别是被动雷达寻的技术领域的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国内领先。在团队负责人司伟建研究员的带领下,团队在国内首先掌握共形极化敏感阵列测向系统,攻克了共形阵列天线建模、弹载共形天线阵列通道不一致性校正、共形天线极化敏感阵列测向算法设计、系统低复杂度实时实现等关键技术。其相关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航天科技集团承担的国家重大应急装备。近年来,团队承担了部委重点基金、“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预研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项10余项。
团队负责人司伟建研究员的研究方向为被动雷达系统设计、阵列测向技术。他在被动雷达导引头及电子对抗等领域有着卓越贡献,是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工程大学被动雷达寻的技术研究方向负责人。同时他也是哈尔滨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宇航学会探测与制导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电波科学学报编委、遥控遥测编委。他长期从事被动雷达寻的技术研究工作,主持、参加各种国家重点基金、科研院所横向课题共50余项。在这期间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黑龙江省发明奖三等奖1项;黑龙江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出版专著3本;教材4本;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6项;发表科技论文120余篇。
团队联系人:邓志安
联系方式:13159869680
雷达与电子战团队(REW),成立于2013年,在雷达与电子战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团队现有成员12人,教授1人、副教授7人,9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博士生导师4人。近年来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0余篇。目前在读硕/博研究生百余人,实验室面积500平方米,各类高端实验仪器,其中包括高性能计算服务器与工作站10余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基础科研重点项目等多项纵向项目,研制了多套电子侦察与干扰系统。与航天科工与科技、中电、中船等系统内十余家科研单位具有稳定的合作基础。
团队负责人:陈涛
优势方向:雷达与电子战(REW)团队秉承“团结与开拓”的宗旨,面向国内各大科研机构的前沿需求,主要从事被动雷达导引、电子侦察与干扰、人工智能AI技术在电子对抗中的应用、DSP、GPU、FPGA嵌入式等软硬件开发等相关研究工作。突破了空间电磁信号接收与检测,信号DOA估计与定位,电磁信号射频基因表达、射频数据分析与推理等技术;智能频谱感知与干扰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团队联系方式:陈涛 chentao@hrbeu.edu.cn; 0451-8251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