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所高校齐聚 探讨高校实验教学建设新路径

时间:2025-05-20作者:文章来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浏览:10

我院承办“2025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电子学科组工作年会”

5月18日,“2025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电子学科组工作年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由我院承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全国77所高校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类实验教学中心以及34家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互联网+教育”“AI+教育”AI素养培育”等热点主题进行深入交流。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开东在致辞中表示,哈尔滨工程大学今年出台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方案》,未来3年,学校将创建集人工智能、交互智能、跨学科智能和行业智能多重赋能的AI3人才培养新范式,进一步推动新工科建设的再深化、再升级。希望与各院校专家学者一同探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新发展。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电子学科组组长胡仁杰介绍了自2005年教育部首次提出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来,高校示范中心发展建设情况。他表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代表了我国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的最高水平,是示范中的示范。面对“智能时代教育应何去何从”的时代命题,他以东南大学AI赋能实验教育教学为例进行解读,希望各高校示范中心要紧跟AI等新技术发展,推动实验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好示范辐射作用。

报告会上,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乔玉龙教授作《数智赋能·创新引领-新工科背景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践》专题报告

山西工商学院传媒学院滑翔院长作《AIGC背景下,“智慧+教育”在实验教学中的研究、探索与落实》专题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王俊院长作《科研引领、AI赋能,电子信息类实验课程建设研讨议题》专题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刘奕彤副处长作《“全时跨域、五真五实”的电子信息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专题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李琰常务副主任作《人工智能文化素质课建设:基于DeepSeek的创新设计与实践》专题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级教学名师赵春晖教授作《AI助力高光谱遥感图像智能解释》专题报告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孙忆南副主任作《以建立系统级思维为牵引的实验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专题报告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徐莹隽副主任作《"智导未来"--探索构建全流程AI驱动的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教学》专题报告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凌明主任作《全国高校嵌入式芯片设计及系统应用竞赛发展与思考》专题报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黄晓晴副主任作《人工智能赋能电工电子类实验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专题报告。

与会专家认为,当前AI赋能实验教学主要有四个方面:在育人成效考量方面,运用AI等新技术对学生个体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进行画像。在助学、助教、助管方面,运用AI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在课程改革方面,融入AI技术,打破课堂边界。在使用方法上,引导学生合理规范使用AI工具,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