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携手校友开讲国防科普第一课
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筑牢青少年科技报国志,架起哈军工精神与湖湘文化协同育人的桥梁,8月20至21日,信通学院携手学校发展联络部,邀请82-111班校友、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席专家,我校兼职教授田冰,走进长沙市第一中学、雅礼中学,先后为4000余名军训新生带来“中国‘船’说向海图强”的国防科普主题报告,以深厚的情怀、深情的讲述、深切的嘱托,点燃了湖湘学子的海洋强国梦。
“大家知道吗?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已连续 15年稳居世界第一!”在长沙一中与雅礼中学的军训场地报告厅内,田冰教授以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瞬间抓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她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重大工程和规划制定的绿色智能船舶发展,围绕航母等舰船装备,从设计技术突破到建造工艺革新,详细讲述了我国从造船大国迈向造船强国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为师生们展开了一幅中国造船业的腾飞画卷。
在回顾技术发展的同时,田冰教授更着重分享了几代造船人的科学家精神。她深情回忆起自己当年的评审专家及老师黄旭华、杨士莪院士等前辈的感人事迹: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数十载,为核潜艇事业奉献毕生精力;杨士莪院士深耕水声工程领域,八十余岁仍坚守科研一线。这些故事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家国情怀,也让“大海的力量”深深烙印在少年心中。
互动环节中,现场同学纷纷举手提问:“核潜艇能潜到多深?”、“女生适合从事船舶科研吗?”田小川教授一一耐心解答,并向提出问题的同学们赠送了自己的最新著作《向海图强》。结合军训的特殊契机,她强调,“军训锤炼的是意志,而国防科技需要的是坚守。”希望同学们传承前辈们的坚守与奉献,用青春诠释好“中国造船 深蓝止戈”的时代内涵——强大的船舶工业不仅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更是维护海洋权益、守护世界和平的底气。
报告开场前,学院党委书记王锐向两所中学授予“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友科普教育工作站”牌匾。她表示,湖南是红色沃土,是学校前身哈军工首任院长陈赓大将的家乡,为学校输送了大批胸怀祖国、信念坚定、素质过硬的青年学子。工作站将以国防科普教育为纽带,让哈军工“想的是党、为的是国、强的是军”的精神内核与哈工程“三海一核”战略科技力量通过校友专家的讲述,更生动地走进中学生的视野,助力更多湖湘学子从黄河之畔、湘水之滨走向深蓝海洋,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长沙一中校长羿莎表示:“哈工程的国防科普讲座与我校‘为国育才’的办学理念高度契合,这种高校与中学的联动,正是大中小一体化教育的生动实践。”雅礼中学学生处处长沈雄波强调,希望未来能与哈工程深化合作,依托“校友科普教育工作站”,开展更多学科体验、研学实践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后,同学们仍意犹未尽,围着田冰教授请教交流,眼中闪烁着对科学的向往。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推动与湖南中学的交流合作,通过课程共建、师资互访、研学实践等多种形式,播种科技报国、向海图强的种子,为湖南大中小一体化教育贡献“哈工程力量”。